價值投資的中心思想:安全邊際。

價值投資是以獲取價差為目標的一個學門:找到一個顯著的安全邊際後,勇敢地買進遭到低估的標的,耐心等待市場修正其錯誤訂價,然後等到時機成熟時,把手中持股賣掉,獲得可觀的獲利。

看到這裡肯定許多人感到疑惑,最為人所知的價值投資大師:股神巴菲特 所推崇的不是買進好公司後就不要輕易賣出嗎?以結果而論,巴菲特確實不輕易賣出持股,也因為這樣的作為賺進大筆的財富,但請注意:美股的成長是股價成長所帶動的,加上美股沒有除權息的制度,即便長抱不賣依然享有價差的獲利。波克夏淨值的成長,幾乎來自於持股部位的股價成長,僅有小部分來自於股息的收益。

除此之外,價值投資是相對保守的投資策略,這是由於葛拉漢曾經歷過美股最黑暗的大蕭條時期。即便偉大如葛拉漢,在大蕭條時期仍舊逃不過虧損的下場 (而且虧損的幅度幾乎等同大盤),不過,正因為這段時期的黑暗,不只價格被低估的公司隨處可見,許多股票更是變得一文不值,拜黑夜所賜,絕地重生的葛拉漢反倒比大蕭條前獲利的更多。

由於許多投資人將存股與價值投資劃上等號,因此,在進入正文前,首先複習一下存股的迷思裡提到的重點:

存股至少15年才看得到成果,唯有不在乎股價波動的投資人才有存股的本錢。

存股常見的三大誤解:

 1. 誤以為自己擁有在市場下跌時買進的勇氣

 2. 賺了股息卻賠了價差

 3. 誤以為任何價位都能安心存股

存股族最容易犯的錯誤不是抱不住持股,而是容易買到過高的價位,正是因為總是以偏高的價格買進,才會因為股價的波動被輕易的洗出場,而被市場所淘汰。因此,安全邊際是存股族不可或缺的概念,而這正是價值投資的精髓,要清楚:一項好的投資絕對是在別人沒注意到時進場等候,而不是在市場歡騰時幫別人抬轎。本文將列舉兩項價值投資常見的迷思,正是這些迷思,使得投資人常被報章雜誌牽著鼻子走,拿自己的金錢開玩笑。

 

價值投資常見的誤解:

 1.價值投資不是存股

 2.高估標的未來的價值

 

價值投資不是存股

拜巴菲特所賜,葛拉漢的價值投資在股神手上被徹底的發揚光大,但也因為巴菲特的長抱不賣策略,使得多數投資人誤以為價值投資指的就是存股,這可真是天大的誤會 (這也多虧了報章雜誌的宣傳)。巴菲特之所以長抱不賣,並不是看上公司所配發的股息,而是看中公司的成長性,提倡ROE的觀念也是因為:能妥善運用資產及收益的公司才能持續的成長,並享有穩定成長的ROE;而不是擁有高ROE的公司是能妥善運用資產及收益的好公司。雖然這兩句話看起來很像,卻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舉例來說:我長的高是因為我吃的多;我吃的多所以我長的高。基因才是主要影響身高的因素,如果吃的多就能長的高,那麼日本大胃王小林尊至少跟姚明一般高,但真實情況是小林尊只有173公分。

若以西餐來比喻波克夏的投資策略:股息只是前菜,淨值成長才是主菜。

存股的中心思想是:只要公司體質健康就持續地買進,不必過度在意股價的波動

波克夏的投資策略:當公司前景看好,而股價滑落到適合介入的價位時,一次購入能承擔風險的部位,除非公司體質變差或前景不佳時再行出清,否則長抱不賣。除此之外,因波克夏皆為大筆購入,買入的價格通常要較市價更低些。

看出兩者的差別了嗎?兩者最大的差別在於成本,因為波克夏善用安全邊際,除了享有股息收入外,不管市場如何波動,安全邊際都能為波克夏帶來可觀的帳面獲利。而不論價位買進的存股方法,則只有在多頭市場時才能享受到帳面的獲利。

沒有安全邊際的存股法就只能等待時間 (股息)來彌補價差的損失。

 

高估標的未來的價值

對於價值投資來說,沒有好壞公司之分,只有價格跟價值的差別。再次強調:安全邊際是價值投資追求獲利的手段,即便是獲利衰退甚或虧損的公司,只要買入的價格遠低於公司的價值,都有獲利的可能性。因此,價值投資著重於公司未來價值的計算 (注意:是未來而不是現在,這也是為何多數投資人都買在高點的真正原因),估算公司未來的價值必須要預估公司的盈餘成長幅度,一間公司很難持續的成長二、三十年,況且在這二、三十年裡勢必得經歷至少兩次的景氣循環,想要精準地計算公司的價值是一項工程浩大的工作,就連波克夏這樣偉大的公司,每年都只能深入研究兩到三間公司,一般投資人想要達到同樣水準的預估是非常有難度的。正因為無法準確估算公司的價值,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照顧的理論,並不是一般投資人可以輕易模仿的,更遑論在特定價位大量的買進。

正因為一般投資人難以準確預估公司未來的價值,最好的方法當然是在一道安全邊際上再設上另一道的安全邊際。預估公司未來成長時寧可悲觀保守,也不要過度樂觀 (過度樂觀的下場就是高估未來的價值),這是在預估公司未來價值時的第一道安全邊際,而預估的年限最少涵蓋3~5年,除了景氣循環的考量外,這也是一般投資人所能估算的上限,切記,超出自己能力範圍外的任何作為都應視為風險。保守估算出合適的買進價位後,真正買進的價位最好低於估算的價位,以便承擔未知的風險,這是第二道安全邊際,也是達人們所推廣的安全邊際概念:以買進價的1~2成作為緩衝。

高估未來的價值比不估算更危險。

 

如何使用安全邊際

舉第一金為例:於2015年5月得知第一金即將於9月執行現金增資,當時的股價約略在19元左右,第一道安全邊際估算出的EPS約為1.34元 (實際全年EPS為1.55元),由此推算操作區間落在16.7元-25.7元,根據操作區間來看,當時的股價絲毫無法令人心動。而後股價一路下滑,更於2015年8月24日出現14.9元的價位,之後股價便在15-16元之間徘徊,對於價值投資人來說,這便是個好的切入價位,而這便是第二道安全邊際。不論後續的股價如何波動,以15元買進的投資人,其心理壓力肯定比19元買進的投資人小,並且處在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位置,如此一來,當時機尚未成熟前才有耐心等待。

安全邊際之所以重要在於承擔未知的風險,而難以執行的原因在於投資人總是缺乏耐心及勇氣。如同存股的迷思裡提到的:人的情緒總是被其他人所影響,只在市場雀躍時樂觀,反之,當市場低迷時則悲觀,因此,多數投資人只敢在價格上漲時買進,而在下跌時賣出或觀望,除此之外,更缺乏耐心等待安全邊際出現前就進場,結果是買在股價高點;缺乏勇氣在市場低迷時買進,結果是看著獲利從手邊溜走;錯估公司未來的價值,結果是買進價位設定過高,安全邊際等同虛設。

在別人恐懼時貪婪正是價值投資的表現

arrow
arrow

    小小書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