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懂得不多,所以專注在自己懂的事情

 

投資是門藝術,很難照本宣科得到跟別人一樣的獲利,在廣大的市場裡,即便是同一檔個股,也會因為不同的時空背景及操作方式,而產生截然不同的報酬水準,這也正是投資迷人的地方因為每個人都想贏過其他人,而市場就是一個相對公平的場所。雖然在市場上獲利的人已經是少數,但相較之下,投資獲利並不是件難事,真正困難的是要如何才能"長期"維持正報酬,因為投資的道路是條漫漫長路,我們都可能因為某次的失誤就將過往的獲利全數吐回,也可能因為某次的神助而獲得不愁吃穿的報酬,也因為這樣,能在投資這條路上走的長久的人並不常見,而這樣的投資人就有資格被稱作偉大的投資人,就像巴菲特被尊稱股神是因為他在51年的投資生涯中繳出19.2%年化報酬率的優異成績,厲害的是51年間,而不僅僅是19.2%年化報酬率這個數字,如果要比投資績效的話,彼得林區在1977-1990年間替麥哲倫基金獲取的29.7%年化報酬率豈不更神?

 

所以,我們要學會將眼光放遠,學習如何長期獲取穩定的報酬,而不是追求短期的暴利。基本上,這個部落格講的都是老生常談,也都是別人早就已經分享過的遠見,因為能在市場上獲利的投資人所作的努力跟觀念都大同小異,只是因為每個人的個性跟解讀不同,才會讓股市初學者越是努力卻越找不到方向。其實只要掌握三個步驟,獲利就不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情。理論說來簡單,但由於人是懶惰且貪婪的生物,要想克服人性,就得先從反覆吸收簡單的知識做起,並且實際操作,直到這些簡單的觀念內化成為身體的一部分,如此一來,獲利就跟吃飯、睡覺一樣是件稀鬆平常的事情。

 

投資三部曲:

1. 認識自己 (資產配置)

2. 尋找標的 (擬訂計畫)

3. 按表操課 (耐心等待)

 

投資三部曲講的是大方向,每個階段都還有許多的小細節需要注意,為了盡可能地傳達重點 (雖然這個部落格很容易跑題),請容許我先從認識自己這件事情談起。

 

讓我們先來玩個小遊戲,請試著找出主角小金魚在哪裡。

DSC_1458.jpg

 
這是一本名叫小金魚逃走了的童書,寂寞的小金魚經歷了許多旅程後,終於找到同伴的故事。這是同事分享的小故事,她經常唸這本童書給小孩聽,卻從來沒注意過原來主角小金魚是特別的,直到3歲的女兒某日問她:媽媽,妳知道哪一隻是小金魚嗎?
httpwww.sabooks.com.hkproduct_images13463909252005403533.jpg.jpg
 
因為3歲小孩還不識字,所以很專注在圖像以及大人的聲音,反觀大人為了唸出故事內容而專注在文字上頭,卻忽略了作者的巧思。從這件事我得到的啟發是:既然自己懂的知識有限,不如專注在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去找尋聰明人容易忽略的角落,就有機會成功,但前提是我們要夠瞭解我們自己,但往往最瞭解我們的人卻不是自己,你也是嗎?
 
我將認識自己這個階段再細分成 (括號內為具體作為)

1.1. 瞭解自己的需求 (完成財務規劃表年度預算表)

1.2. 認識自己的投資屬性 (每周一本基礎投資書籍)

1.3. 做好資產配置 (完成資產配置圖並每年調整)

 

瞭解自己的需求
這個階段我們必須完成年度預算表財務規劃表年度預算表的目的是瞭解自己的現金流量以及每年可以投資的金額,並以此為基礎來規劃未來的藍圖,財務規劃表的重點是預估大額支出 (結婚、買車及買房)的時間及金額,強烈建議直接規畫至退休,規劃越詳細越不容易被"意外"干擾之後的投資決策,後續調整也會比較輕鬆,而這也是為了最重要的資產配置做準備。
雖然投資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賺錢,但每個人想要的並不見得一樣,像是小明希望用現有的80萬本金在3年內存夠100萬結婚基金;小華希望在15年內賺到小孩的教育基金;小昭則是希望從股市賺到未來的退休金。認真說起來,光投資的目的就至少有三個變因:初始本金投資年限以及期末金額,而且這三項變因非常重要,因為需要靠它們才能知道需要多高的報酬率來達成目標 (財務規劃表),而有了目標才能開始第2階段的計畫擬訂,否則就像是每天喊著我要變成有錢人,卻從不曉得要怎樣才能讓自己變有錢。所以目標要盡可能越清楚越好,當目標越清楚的時候,計畫才有可能"被實現"。如同上面的例子,用80萬本金在3年存夠100萬結婚基金就是個很明確的目標,這表示小明需要7.7%的年化報酬率才可能實現目標,既然7.7%的報酬率就能達成目標,小明也就不需要冒險去追求20%的高報酬了,至於小華及小昭能否實現他們的"夢想"就不得而知了。

上述報酬率的計算只需要ExcelRATE函數就足夠了,對於Excel特別感冒的人,推薦怪老子老師的著作:怪老子教你這樣算解決財務問題,只要照著書上的步驟操作Excel就行了,不需要費心再去學習公式原理,相當實用。

 

認識自己的投資屬性
這個階段我們必須利用初學者的強烈好奇心,拼命吸收投資相關的知識,就算囫圇吞棗也無妨,現階段無法理解的知識將會隨著經驗的增加而逐漸明朗,就算被截然不同的論點搞混也不必在意,因為我們還不清楚哪些東西是適合自己的,所以這階段的重點是不要將自己的學習侷限在某個特定的領域,應該要廣泛的閱讀,直到能辨識適合跟不適合自己的知識為止。
因為每個人都擁有獨一無二的性格,而這通常也會直接反應在投資的操作上,因此,瞭解自己的個性是相當重要的一環,因為投資不是科學,沒辦法照本宣科,不同的人即便使用相同的投資方法,也不會得到相同的結果。建議初學者最好廣泛地涉獵各種投資技巧,最低限度也要試著瞭解各種技巧的原理及皮毛後,再去嘗試"看起來"最符合自己個性的投資技巧,千萬不要讓自己在學習的一開始就侷限在某個領域,因為那個技巧可能根本就不適合你,虧損也只是剛好而已,要知道,會讓我們虧損的永遠都不是投資技巧,而是我們自身的不成熟。
不過,這段摸索期是最累人也最煎熬的時期,就像馬拉松比賽中總會有一陣撞牆期,只有跨越了才能真正地體會跑步的樂趣。這個階段沒有速成的方式,只有兩點提醒:千萬不要在嘗試的初期就重押本金、也不要因為一兩次的失敗就從此放棄,只有當"持續不斷"獲利的時候,我們才會知道有沒有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方法,通常需要好幾年的時間驗證,千萬要有耐心,就像俗話所說:慢慢來比較快。

 

做好資產配置
這個階段我們必須完成最重要的資產配置規劃,目的是要讓自己能毫無後顧之憂地進行投資,因為投資最大的敵人不是虧損,而是突如其來的用錢難關。當面臨虧損時,我們能用加碼或停損的策略來扭轉局勢,但如果資產配置不夠完善,當面臨急需用錢的時刻而不得不動用投資的部位時,再好的投資計畫在這時候也派不上用場。所以,個人認為資產配置是投資最難也最重要的一環,因為這代表我們已經全盤地掌握自己,對於未來也已經有了完整的規劃及認知,能確實地完成資產配置的投資人,或許還是無法順利地持續獲利,但至少不會傾家蕩產。
資產配置的目的是為了讓我們進可攻、退可守,資產配置可以粗略分成兩個步驟:財務管理投資組合
財務管理
這個步驟最重要的是緊急預備金的準備,至於要準備多少就得自己去判斷,而坊間最常聽到的建議是6-12個月的平均花費或薪水,但這只有考慮到"失業"這個難關,並沒有考慮到"意外事故"的可能,所以緊急預備金最好是隨著比率調升,而不單只是一個固定金額。
財富累積的初期至少要先準備6-12個月的月薪 (如果有把握每個月花費都很固定的話,以月平均花費來準備也是可以的),並且在這段時間裡拼命地吸收投資相關的知識,這個階段最難的就是要克制想要實踐書上理論的衝動,所以要不斷地告訴自己:這點小錢就算翻了好幾倍還是小錢,人生還很長,不用太過心急。當緊急預備金準備完成後,下一階段就進入分配的重頭戲,不論是收入-支出=儲蓄還是收入-儲蓄=支出,經歷過瞭解自己的需求階段的我們,應該已經完成年度預算表及財務規畫表了,已經能夠掌握每年"實際流入"金額 (就是儲蓄),第2階段的重點就是規劃投資部位的金額,依照個人的需求自行分配即可,要注意的是:忽視投資部位的金額,最好是當作這筆錢不存在,專家們常建議投資最好用閒錢,就是當這筆錢賠光了也不會影響生活,自然就不容易被小道消息影響自己的決策。除此之外,絕對不要做些超出自己能力範圍之外的事 (例如舉債投資),當投資金額超過自己所能負荷的時候,就勇敢的調低吧,因為人只有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才比較不會犯錯。
投資組合
當決定投資金額之後,就進入到建立投資部位的階段,這階段的重點是:依照自己的性格建立適合自己的投資部位,像是專注力比較高的或許適合持股集中以求獲利最大化,或是像我這種保守又懶惰的就非常適合產業分散、持股平均的投資組合,除非地球被外星人毀滅或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否則就算大盤跌破兩千點又何妨,是說如果戰爭爆發了誰也領不到錢,又何必太過在意。
 
就像專家們常說的:投資最好用閒錢。是為了避免突如其來的事件影響自己的投資規劃,如果正處於多頭上漲時期還算運氣不錯,如果正處於應該加碼的時期,卻不得不把投資部位贖回,那可真的會讓人槌心肝。所以有些人能夠搭順風車賺大錢,有些人就算看對方向卻虧錢。只有做好資產配置才能有效降低"意外"帶來的傷害,而資產配置得依賴財務規劃及預算規劃,每件事情其實都是環環相扣,缺一不可。想像一下,如果今天給你一把槍跟一個彈夾要你上場打仗,子彈沒了得自己想辦法,你活下來的機會高嗎?
OS:又不是在玩惡靈古堡,哪來的彈夾可以撿。
 
找到小金魚了嗎?只有主角有眼白,有注意到嗎?
DSC_1458.jpg
 
 
計畫是為了變化才規劃的
arrow
arrow

    小小書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