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畫撰寫日期:2015/12/11-2015/12/25

買進理由:

1. 2007年迄今,每年EPS皆大於0,且股利未曾低於1 (含股票股利)

2. 預期去庫存化後,營收重回正軌能帶動股價上漲,而營收下跌預料將使股價下跌。

 

進場條件:

1. 獲利下滑係因外在因素,而非公司經營成效不佳,且該產業非長期步入衰退。

2. 達設定買進價位時 (預估2015EPS2.28元,現金股利1.54元,換算操作區間為18.4元買進、30.4元賣出)

 

出場條件:

1. 待半導體產業去庫存後,若公司的營收仍未恢復,且競爭者的營收已恢復正常時。

2. 公司遭併購,且併購公司的整體表現不如欣銓時。

3. 市場出現足以影響公司未來發展的技術或競爭對手。

4. 股價漲至預設的賣出價格時,逐步實現獲利。

 

風險:

1. 目前的營收下滑係因客戶抽單而非半導體產業去庫存。

2. 公司現有及發展中的技術跟不上產業發展的速度。

3. 市場出現強而有力的競爭者或性價比更高的檢測儀器。

4. 上游產業遲遲無法恢復成長力道。

5. 出現意圖且有實力與公司派爭權的市場派勢力。

 

風險的對應措施:

1. 不理會市場雜音,一切等待明年5月年報出爐,便能得知營收衰退原因。

2. 觀察並比較公司與競爭對手的差異及經營成效。

3. 檢視競爭對手間有無表現特別突出的公司,並瞭解該公司表現突出的原因。

4. 瞭解產業成長停滯的原因,除非市場出現破壞性創新而衝擊產業未來,否則只需靜候,不須特別理會。

5. 持股出清,不需要花時間思考贏家是誰或可能有哪些情況,因為不論輸贏,公司勢必都會受影響。

 

撰寫方式說明:

買進理由:什麼原因讓我們注意到這間公司,進而想要深入認識或研究公司 (第二點),是否符合自己選股的標準 (第一點)

進場條件:當符合什麼條件時,會讓我們願意買進。以上述例子來說:因為我的預設買進價位通常較低,所以當股價來到預設的進場價位時,通常意味著公司不被市場看好,而最可能的原因通常是因為大環境不好 (大盤指數下跌)或公司表現不佳,所以事先想好我們能接受公司表現不佳的原因,才有勇氣在別人恐懼的時候貪婪。

出場條件:當什麼情況發生時,可能表示我們的看法錯誤。以上述例子來說:我判斷是因為半導體去庫存化影響,在沒有新產能的情況下,使得欣銓的營收下滑,所以如果發現欣銓營收下滑的原因並不是去庫存化影響時,就得承認自己看錯。另外,當達到預設的賣出價格時,機械化的實現獲利也能確保獲利入袋。

風險:除了證明我們看法錯誤的情況外,還有哪些情況可能造成我們虧損。

風險的對應措施:當可能造成我們虧損的情況出現時,當下應該怎麼應對才能減少實際產生的虧損,或甚至出現比目前更好的機會 (加碼的機會)

PDCA-Circle-Color.png

圖片來源

 

撰寫一份投資計畫並不如想像中困難或麻煩,只要知道自己最在乎的是什麼,以及自己最擔心的是什麼就行了,以我自己來說,一份A5大小的紙張 (A4的一半)就非常足夠了,再多就顯得畫蛇添足了,以這個例子來看,我在乎的是營收下滑的原因,擔心的是營收下滑的原因跟自己預測的不同,所以不需要再把詳細的選股條件或標準再列一次 (但我仍會在買進理由中填上自己最在乎的標準,以便日後檢討時使用),因為這些我們事先已經都完成了,而且只有合乎自己選股標準的公司才會被納到我們的名單內,不需要把事情複雜化,此外,撰寫計畫的目的是為了"事先"想好進出場的條件,才能在機會來臨時立刻把握並執行。

更謹慎的人或許會因為計畫內容太少而擔憂,那就把自己擔心的事情全寫下來吧,只要符合自己的操作紀律就行,再說投資計畫原本就沒有制式的寫法,寫滿一整張A3也是挺有成就感的。不過就如同上面提到的,計畫的目的是為了進出場條件,實在不必將不相關的訊息或條件寫進去,避免造成自己執行上的困難。因為光是寫一份計畫的時間,就很有可能讓我們錯過其他更好的機會,再說要是需要檢查的地方太多,那倒不如就不要檢查了,因為這樣只是浪費時間而且超沒效率,就像是習慣在書上畫重點的人,卻又覺得處處是重點,使得整本書滿滿的都是重點記號時,哪裡還會知道到底什麼是重點,這樣一來,不如將整本書重看還來得更有效率,但就算反覆看了再多次,相信還是不會知道這本書到底想要告訴我們什麼事 (唸書、看書跟讀書是不一樣的意思)

除此之外,投資計畫並沒有所謂的範本,而是應該針對每間公司的特性來進行分析及思考,而不是將每間公司套入事先寫好的範本裡,這樣就失去撰寫投資計畫的意義了,因為每個產業的特性都不同,財務數據自然不可能一樣,就像我們不會因為鴻海的毛利率不到10%就當它是間爛公司,每間公司都應該有專屬的分析,而不是複製貼上,如果硬要將每間公司都套入範本中,那我們還得煩惱範本要怎麼設定才能夠符合需求,卻又不會錯過太多機會。當簡單的事情複雜化之後,犯錯的機會自然就會增加,而這並不是我們樂見的現象。

 

計畫的撰寫日期長達2周,雖然最大原因是因為自己太懶惰,一部分也是因為當時的股價距離預設的買進價位太遠,加上當時的產業狀況及公司的營收表現實在不足以說服我用高於預設價位的價格買進,既然跟自己的進場條件不符,不如慢慢蒐集資料,慢慢思考,慢慢寫,如同先前文章曾經提到:如果確定公司符合自己的標準,就不用擔心沒有買進的機會,也不必在意這段時間裡"可能"少了多少獲利。

 

計畫是為了更有效率的決策

arrow
arrow

    小小書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